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,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阶段。他们不仅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,而且在陶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就。无论是青瓷、白瓷、黑瓷以及釉上彩、釉下彩的制作均有很大的提高,其中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,在造型、胎釉、纹饰等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并在艺术审美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。此外宋代的南北各大窑口也同时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,因此,宋代的瓷器不仅品类繁多、而且影响弘远,成了后代各类陶瓷的典范。
宋瓷器之美,首先美在她的气质,是一种典雅的文化气质,这种气质内敛、沉静、自信,宛如大家闺秀。当时宋家宫廷的审美出现了复古的倾向:在程朱理学盛行,上自帝王官僚、下自吏绅学子,构成了一个比以往各代远为庞大、更有文化教养的阶层。在程朱理学的倡导下,宋人十分讲究天人合一、格物致知的美妙。他们的原则是“天工与清新,疏淡含精匀”,并且形成了“顺应自然、平淡天真、中厚质朴”的审美观点。同时以此为标准,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。
宋代以前的瓷器,绝大部分是以青色为美的。